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典型人物  >  正文

作为师者,专业和勤学是对他教学能力的概况,热爱和探索是他职业生涯的一抹亮色。他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激励自己,“手把手”把青年学子领进成才立业的大门。他说自己不过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这正是他最不平凡普通的地方。他就是皇冠体育app2020年度师德标兵、自动化学院教师赵涛。

注满腔热情 三尺讲台守初心

出生于1965年的赵涛,算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也是自动化系的“智囊团”成员。从90年代走上教师岗位至今,他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不忘初心,寄情教育。

“我喜欢上课,课堂中与学生思维的不停碰撞,总能带给我惊喜。”一说到上课,赵涛眼里依然闪着光:“树高千尺总有根,江河万里总有源,课堂就是我的根,二十几年依然未变。”

正是因为这样的热爱,赵涛严谨制定每学期的教学大纲,认真对待每堂课,耐心辅导每位同学,细致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用同事刘老师的话说,“不仅赵老师是我们的榜样,他制定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大纲都是我们系的范本”。

“赵老师的所有课件,都是自己做的,课件里出现的实验以及结果赵老师都亲自验证过,验证流程就附在课件里。”听过他的课的同学们都知道,“copy by赵涛”是他的PPT里的标志:“不止课件用心,赵老师从来都是来得早、走得迟,给同学们留出足够的咨询时间。“如果不是教室接下来有课,我们可能还会‘霸占’老师40分钟。”大四同学陈凯云告诉记者,只听一门课还不满足,自己和同学们经常去其他班“蹭”赵老师的课听。

教不止而学亦不止,治已精而益求其精。24年从教生涯,赵涛从未停止探索与学习的脚步,他积极参加进修班,学专业技能知识,学教学新方法。

“2016年参加的清华大学进修班‘移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让我收获最大,面对互联网原住民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抓好线上阵地。”从那时候开始赵涛就开始探索“雨课堂”“云班课”等新的线上教学模式,探寻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内外的实践教学之间最佳切合点,研究混合式学习中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学习诸要素的融合机制。

“线下简洁明了的讲课配以线上的课件作业,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与老师互动。另外,赵老师的早期探索让我们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模式一点都不感到陌生。”赵涛先后利用雨课堂、云班课和学习通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班级30多个,涉及自动化专业2014级-2018级的400余名学生,教学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点赞。

正是赵涛对“匠心师者”这一身份的执着坚守与奋力实践,他在2014年获得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8年度被评选为南京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标兵,2020年被评为南京工程学院师德标兵,多项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级、校级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

捧一片丹心 师者情怀伴青春

“每个学生都是蓄满能量的星球,要把他们的能量最大化地开发出来,不仅需要因材施教,还要用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赵涛说。

打开赵涛的《电子电力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每一章节的教学要求都有红色的标注“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引领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器件的进步与理论的发展及技术的成熟密不可分,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在知识讲授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钻研精神及奋发图强的坚韧毅力,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赵涛认为,大学课堂不应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技能,而应以课堂为生动载体,引领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强化使命担当。

“毕业几年了,但赵老师的一句话依然印在我的脑子里,也时刻激励着我,他说‘你们生在国家最好的时代,一定要与时代合拍,与需求同步,顺势而为,就是最好的选择’。”自动化141班的马鹏毕业之后一直与老师保持联系:“现在老师还会在群里鼓励我们,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要保持个人成长,实现职场价值。”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点亮生命的过程。除了课堂上为同学们传递正能量,赵涛也在身体力行地为大家做榜样。同事眼里的“劳模”,学生嘴里的“消息秒回”……他把一天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在他这里从不是空话。

“一方面是希望同学们有问题的时候能找得到我,”赵涛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最早来、最晚走已是常态:“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精力最好的年纪为了热爱的事情去奋斗。”

“我从本科就跟着赵老师做项目,后来考了他的研究生,赵老师做事严谨认真,做人低调踏实,深深影响了我。”朱爱华很幸运遇到了如师如父的赵老师,7年时间不仅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申请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1项。

今年刚刚考取赵老师研究生的张铭洲告诉记者,“我考研只为赵老师。在赵老师的心里,我们学生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我相信跟着赵老师,一定可以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三年时光。”

与教育同行 用奉献诠释使命

“教书育人是我心中所向,所幸我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赵涛说。

高中毕业后,赵涛进入啤酒厂工作,因为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师梦,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后来一路考取硕士、博士,2006年来到南京工程学院。

“来到南工程这所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我觉得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赵涛的育人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所以一入职,他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怎样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这是赵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而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的同学没有条件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涛除了在教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参加科技竞赛和毕业设计等三个方面对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验以外,还自费开发了电力电子及技术和电气控制与PLC的相关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实验装置只能完成验证性实验,对于大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限制条件较多的弊病,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程设计里,让每个项目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

“不管是创新培养模式,还是开发试验装置,这都不是说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说起这个,同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毕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赵老师抱怨过,相反他的研究成果都毫无保留地给我们使用。”

在赵涛的眼里,无论是自己的科研成果,还是专利发明,评优评奖都不是他的目的,能用在教学实践中,才是最重要的。他不仅将推优名额让给同事,还会耐心细致地问青年教师们解答工作中的疑问。

“赵老师是我们学院教师的典范,二十多年来,他在教育的天地里默默守望,不追名不逐利,只用无私付出去感染学生,用师者匠心去培育学生,他无愧于‘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自动化学院林老师如此评价赵涛。

无需华丽的词藻,不为学生的夸赞,只为了这份责任、这份良知、这份执着,赵涛怀揣自己的教育梦想,勇往直前。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 邮编:皇冠体育app

版权所有?南京工程学院
苏ICP备050071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53号